惠安石雕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雕刻技藝之一,因產于福建惠安而得名,被譽為中國石雕之都的福建惠安,有著一千多年的繁衍發(fā)展?;莅驳穆尻柸f安橋,唐末五代閩王王審之兄長王潮墓前石雕,沙格宮中五對輝綠巖、花崗巖的透雕石龍柱等精美的惠安石雕留世。
惠安的石雕早在1600多年前的晉朝就作為長久性的藝術被應用,大多的惠安石雕都是服務于宗教,所以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,他們在神佛造像上的雕刻是出神入化的。
惠安雕藝來源于“青山王”張悃(五代閩將),率兵駐扎青山(惠安縣城東三十華里),鎮(zhèn)守邊陲,其部下(大多數(shù)從中原帶來),把中原的先進生產技術包括石雕帶來并不斷發(fā)展壯大。史料記載,張悃部下先是在青山一帶傳授石雕特藝,后來向崇武惠安全境不斷擴大傳授的范圍。
惠安石雕創(chuàng)作手法多種多樣,圓、浮、透、線、沉、影等多種雕法并存,并與惠安獨樹一幟的建筑技術完美結合,表現(xiàn)形式豐富多彩,大者雄偉壯觀,安裝時需用起重設備;小者精微細巧,可托于掌心或浮于水面玩賞,具有豐富的表現(xiàn)力。在藝術風格上,講究形神兼?zhèn)?,富有動感和氣勢,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動態(tài)美和神態(tài)美;在藝術特征上,突出纖巧、流麗、繁縟、精細、神奇,含有細節(jié)語言,富有賞心悅目的藝術效果,體現(xiàn)南派石雕婉約精美的特色。
作為南派石雕藝術的代表,惠安石雕影響了中國石雕藝術的半壁江山,在中國雕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,國內雕塑界普遍認同“北有曲陽,南有惠安”之說,其地位和影響不容忽視。從建筑園林裝飾雕刻、室外大型雕塑到室內擺設觀賞品、日用器皿等,用途非常廣泛。
惠安傳統(tǒng)石雕工藝,俗稱“打巧”。其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捏、鏤、摘、雕、四道工序。
“捏”就是打坯樣。先在石塊上畫出線條,而后進行初步的雕鑿。
“鏤”就是坯樣捏成后,根據(jù)需要把內部無用的石料挖掉。
“摘”就是按圖形剔去雕件的外部多余的石料。
“雕”就是進行最后的琢剁加工使雕件定型。
作為一個歷史悠久、以傳統(tǒng)石雕為主體、為特色、為群體并賴以生存并繁衍后代的雕刻之鄉(xiāng),據(jù)國立華僑大學研究所李天錫教授在《試述惠安石文化在海外的傳播》文中記述,早在明萬歷年間惠安石雕就已流傳到菲律賓,清代中期惠安石雕開始在臺灣廣為傳播,成為閩臺交往的重要內容,并對海峽兩岸的經濟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,其巧奪天工的技藝得到臺灣及東南亞國家的廣泛認同和推崇,是對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的一大貢獻。
惠安傳統(tǒng)石雕的發(fā)展歷程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發(fā)展的一個縮影,堪稱“典范”?;莅矀鹘y(tǒng)石雕藝術充分展現(xiàn)了勤勞智慧、善良樸實的惠安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無窮的創(chuàng)造力。一部惠安石雕史,就是一部弘揚南派石雕藝術的傳播史,更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文化的光榮史。